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高老师应邀来到北京市盲人学校为视障孩子们开展感恩孝道培训

浏览量: 313发布时间:2016-04-08
导读: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具体行为。简单地说,就是知恩图报,即得到别人的恩德,懂得回报。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将教育方式方法,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学生实施的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为了让有视力障碍的孩子怀揣感恩之心呢?2016年3月21日下午,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高老师应邀来到北京市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具体行为。简单地说,就是知恩图报,即得到别人的恩德,懂得回报。感恩教育则是教育者将教育方式方法,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学生实施的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为了让有视力障碍的孩子怀揣感恩之心呢?2016年3月21日下午,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高老师应邀来到北京市盲人学校为视障孩子们开展感恩孝道培训。
   视障儿童虽然视力有残疾,但感情上与正常孩子一样,思想上也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只是由于身体不健全,不能完全融入现实社会,造成他们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谈感恩话题也很敏感,一部分孩子感恩意识缺失。
   为帮助孩子对感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高老师首先引导他们加深对感恩的认识。通过介绍身边典型的事例或利用节日素材,让他们知道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人之常情。通过引导,使孩子们对感恩和感恩教育产生了共鸣,并逐渐将感恩意识转化为行动,懂得付出。     
   高老师从学生身边事件入手,让学生亲身体验交往中的言谈举止礼仪,这样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成生动有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学生参与热情高,在自主、合作、的良好气氛中掌握了技能,学到了知识。高老师要求学生要常说“老师好”、“谢谢”、“对不起”这样最常用到的文明用语。要求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邻里和睦;在人际交往中,学会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他人;在对外交往中,注重个人形象、讲究礼仪;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爱护环境。     
   最后,高老师带领大家高声诵读国学“感恩词”,还为孩子们带来了吉祥的小礼品。同时,还让孩子们懂得,虽然残疾人确实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关心照顾,但是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也不能总想着从别人那里去索取、一味要求别人为自己奉献,而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为他人着想、多为他人奉献,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只有社会大家庭里的每个人都想着他人,乐意为他人奉献的时候,这个大家庭才能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相关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