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指南

孩子胆小又敏感跟父母有关系?为什么?

浏览量: 213发布时间:2021-09-25
导读: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在家话唠,但一出门就害羞;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怎么劝都没用;和小伙伴玩耍,总是被欺负的那个,那么孩子胆小又敏感跟父母有关系?为什么?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在家话唠,但一出门就害羞;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怎么劝都没用;和小伙伴玩耍,总是被欺负的那个,那么孩子胆小又敏感跟父母有关系?为什么?

01

对环境敏感,在陌生环境紧张。

对食物挑剔,不愿意尝试任何新食物。

夜里频繁醒来,不明原因。

对妈妈非常依恋,尤其是在公共场合。

性格慢热、内向,见了人不愿意打招呼,和其他小朋友玩不到一块去。

一如很多妈妈的担心,以上基本都是孩子胆子小、较敏感的表现。比起孩子成为“熊”孩子,家长们更怕孩子变成“怂”孩子。

而且胆小敏感对孩子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幸福快乐的,然而胆小敏感的孩子,往往会无缘无故的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不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他们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所以常常躲在角落里羡慕着别的小朋友。

长期以往,当孩子慢慢长大了,要独立生活,接触世界时,孩子的胆小敏感就会无限扩大。

在人前,他不敢表现自己,面对机会,他不敢去争取,小心翼翼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做为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出现胆小敏感的倾向时,爸爸妈妈要及时的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走出胆小敏感的怪圈。

每一个问题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孩子胆小敏感也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胆小敏感的心理呢?

在孩子面前吵架

孩子的性格往往受到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影响。

在外人看来在家庭中夫妻吵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孩子的眼中,他们不理解,他爱的,也是爱他的两个人为什么会突然变得像仇人一样相互攻击对方,他们分辨不出爸爸妈妈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而且如果爸爸妈妈是因为他的事情吵架,孩子会更加难受,他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做噩梦,上课时心神不宁,感觉在其他小朋友面前低人一等,所以有孩子在场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再生气也尽量不要在孩子们的面前吵架,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对孩子“施暴”

“施暴”不单单指肢体的动手打孩子,还有语言上的冷暴力,有的时候冷暴力才是伤人的。

有些孩子很“犟”,爸爸妈妈让他往东,他偏偏就是要往西,你说什么他就一定要跟你反着来,有的时候还顶嘴,十分的叛逆。

有些家长就认为,打打就老实了,其实并不是这样,这样做反而更有可能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还有一些家长面对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选择采取一些相对温和的方法:冷暴力。

例如“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你看谁家的小孩跟你一样不听话啊!”“你怎么那么笨啊,教了你那么多遍了,怎么还不会”等等。

孩子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当爸爸妈妈说他笨,嫌弃他时,他会第一时间感觉出来,没有人喜欢被人嫌弃,孩子也不例外。

所以当孩子不听话时,爸爸妈妈们更应该耐下心来,问一问孩子为什么想去做另一件事,而不是一直强调你让他做的这一件事。

凡事多问一句为什么,不仅对孩子好,也有助于让爸爸妈妈们更加了解孩子。

当孩子遇到不会做的东西时,作为父母更应该去鼓励孩子,慢慢的教会他,使他掌握技巧,而不是一味的嫌弃,一味嫌弃是没有用的,孩子不会的还是不会,不如,静下心来同孩子一起做,还可以增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圈养孩子

不少家长,生怕孩子单独外出会闯祸,跟其他小朋友玩会吃亏、学坏等,所以经常把孩子关在家中。

这种人为的限制孩子外出和交往的机会,都会间接的把孩子的“胆小敏感”现象从婴儿期延续到幼儿期,甚至影响儿童期的个性发展。

家长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如何识别危险,并学习一定的防护措施,给孩子一定的成长的空间。

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不是一天24小时地看着孩子,而是给他们面对世界的能力和信心。

向孩子“哭穷”

有些家长为了使孩子好好学习,有的时候会跟孩子说这样的话“为了给你报这个班,我跟你爸爸的腰包都掏空了”“还不如不生你呢,养你快累死了”。

虽然有些话,爸爸妈妈们只是一吐为快,但在孩子的心里他们可不是那么想的。

跟孩子“哭穷”和让孩子去体验生活的不易是两码事,前者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哭穷”会使孩子感觉:我家很穷,我的生活黯淡无光,我比别的小孩要差。

而让孩子去体验生活却是使孩子自己明白:爸爸妈妈的每一分钱,每一个东西,都是来之不易。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大多时候”哭穷“带来的并不是孩子更加刻苦的学习,带来的是孩子胆小敏感的心理。

02

在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胆小敏感的心理呢?

推荐试试以下方法:

多和同龄人交往

“胆量是在交往中锻炼出来”,孩子特别需要与同龄人交往,这是孩子与大人的交往不能代替的。

家长从小要为孩子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到小朋友家串门、做客,与毗邻的小伙伴一起玩等等。

孩子上幼儿园,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体验社会化的过程,让孩子从中学会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

孩子的交往能力,是随着交往机会的不断增多而逐渐提高的。

倾听孩子的心声

家长要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自己想当然。“中国家庭表面上是以孩子为中心,实际上是以家长意志为中心。”

不少家长要孩子学这个学那个,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家长并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仔细考虑孩子到底想要什么,愿意做什么。

“要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而不是想当然地为孩子做主。”

父母摆正心态

父母一定要摆正心态,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

如果父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对孩子发火、唠叨,那么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

当孩子身上的压力超过他的承受能力,就会表现出行为偏差,比如做事磨蹭、畏手畏脚、睡眠不好等等。

总之,父母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行为,给孩子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成长氛围,并针对孩子的问题更多落实在具体措施设计与引导上,而不是简单的说教,相信孩子会逐渐变得大胆、自信起来。

相关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