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动态

幼儿教师要明确为什么学习?理由是什么?

浏览量: 262发布时间:2021-08-16
导读: 大多数家长都觉得,幼儿教师其实就是陪着小孩子玩而已,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可这其实是一种误解,那么幼儿教师要明确为什么学习?理由是什么?

大多数家长都觉得,幼儿教师其实就是陪着小孩子玩而已,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可这其实是一种误解,那么幼儿教师要明确为什么学习?理由是什么?

幼儿教师爱学习是公认的,但这种认可不一定是赞美,更多是一种中立的陈述。表现在:一方面,培训组织方反馈,幼儿园教师特别喜欢听优质课,参观名园,学习中特别喜欢拍照。

但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不就是跳跳唱唱吗?”“幼儿园教师搞研究?没必要吧。”这种并不完全认同幼儿教师是专业者的观点仍存在。

为何幼儿教师如此热爱学习,却并未得到相应的认可?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任何成人学习者,在学习时都有一定的目的。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表明,教育活动对成人是一个十分明确的学以致用的过程。

从“喜欢现场学习、喜欢拍照借鉴”的学习方式来看,幼儿教师的学习目的很明确: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其一,班级(幼儿园)环境改变,比如瞬间各地幼儿园,不约而同出现很多轮胎、梯子、水管、瓦片。其二,教研形式改变,比如迅速涌现的项目课程、课程审议等。其三,教育形式改变,比如一节公开课在各地演绎,不同地方出现同样的特色区角。

可以看到,幼儿教师的学习的确可以改变一些教育实践。然而在这些目的背后,有些声音我们不能忽视:“前两年收集的器械、器皿都扔了吧,今年我们要突出劳动教育。”

“专家说混龄区域好,我们幼儿园虽然公共区域少,也要努力想办法多弄出几间专用房间。”

“我们总是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学那个,学一样换一样。”

这些声音背后传递的是什么?是“爱学习者”对“为什么学习”的迷茫,是教师的学习目的可能有缺失。作为幼儿教师,须从“外在的爱学习”转向“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学习首先是为了帮助我们不断了解幼儿,从而具备支持幼儿的能力。较长时间以来,我们对学习、培训的期待是尽快改变形式。我们甚至相信,只要找到某个好听的课程名称,就能带来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不停地寻找“好”形式、“新”形式。

在学前教育起步阶段,经历这种过程可能是必然,但随着我们对学前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教师对学习、培训的目的也要不断调整。

教师须记得儿童在哪里。任何一种形式的学习,都是为了让我们能不断读懂儿童。缺失了对儿童的认识,无论怎样的教育形式都形同虚设。学习好的地点始终在自己的幼儿园、班级,在每一个灵动的幼儿身上。教师要认真倾听、观察、记录他们的言行,并结合自己的理论、经验去分析。在我园,因为幼儿质疑“为什么毕业汇报一定要上台表演你规定的节目”,从此每年的“毕业文艺汇演”变成了“每月生长之星”大舞台。依照每个幼儿的希望推出的“我是艺术家、我是文学家、我是大玩家”,也充分回应了幼儿的需要。

教师须记得支持在哪里。我们须清醒地认识到,选择哪种教育形式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这种教育形式是否能支持幼儿发展。比如,本应该是回应幼儿个性自主发展的区域活动,如果缺失“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支持幼儿发展”的认识,任何形式都可能被异化:教师规划区域、确定区域内容与材料、规定区域玩法,个性自主完全变成了高控制约。所以,学习是将习得的教育方式、教育支持和幼儿的反馈进行链接,以幼儿发展来评价、反思这种教育方式的适宜性。

学习还是为了建构自身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教师须形成这样的认识:第一,我就是教育研究者。每个教师充分研究幼儿园资源、社区资源、当地资源,依照幼儿需要去构建课程,这就是好的教育研究。比如,可以将“幼儿园充分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物化为,邀请家长提早15分钟来幼儿园,带领幼儿运动的“15分钟活力爸爸”活动。同时,梳理周边一公里资源,形成一公里区域的“幼儿生存活动”考察点。这些都是一线教育者认真学习理论后的实践所得。

第二,我就是教育倡导者。能推动学前教育变革的是广大一线幼儿教师。一线教师清楚幼儿的需要、家长的诉求。学习让我们更有能力回应幼儿需要、家长诉求。比如,当因防疫需要的封闭式校园管理出现时,我们能立即发现,原来的家园沟通模式中,家长可入园,所有和幼儿相关的沟通,家长都是可闻、可听、可感的,但封闭式校园管理无法带来这样的体验,可能会导致部分家长出现焦虑。此时,一线教育者通过倡导幼儿画记、幼儿生活学习关键点直播、班级虚拟空间站、每月户外幼儿作品展等,不但化解了家长的焦虑,而且探索出了全新的家园沟通范式。

相关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