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靠海吃海”,大连人吃
海参已经吃成了习惯、吃出了文化,也形成了特色产业。地处北黄海和渤海之间,使得大连成为得天独厚的海产品生产加工地,以海参为代表的大连海珍品更是名扬海内外,成为“浪漫之都”的另一张诱人的名片。据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大连市海参产业在全国份额中占到了近40%,产值超过100亿元。9月21日到24日,2012中国(大连)秋季名牌消费品博览会将在大连世博广场举办,届时也将会有众多名优海参产品参展。
那么,什么样的海参最“养人”?在纷繁多样的海参产品中,如何选购?大连海参产品质量让人放心吗?本期“质量半月谈”邀请到市质监部门的食品质量安全专家,给您说说咱大连的“海参产品”及其质量安全。
主持人:高蕾
访谈嘉宾:姜俊(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食品检测中心主任)
王忠(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监督管理处处长)
姜际强(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处处长)
营养多益
选购要“看、闻、捏”
主持人:近年来,人们对海参的保健作用越来越重视,每年立冬开始吃海参也成为很多人的习惯。那么,海参到底具有哪些营养价值呢?
姜俊:自古以来,海参被誉为“海产八珍”之首,海参种类很多,全球有900余种,我国海域有100多种,可食用的有20余种。海参中含有50多种对人体生理活动有益的营养成分,其蛋白质含有18种氨基酸,富含牛磺酸、硫酸软骨素,刺参粘多糖等多种活性物质,钙、磷、铁、碘、锌、硒、钒、锰等元素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海参体中还有珍贵的海参素。
主持人:现在市场上的海参产品种类很多,衡量海参产品的质量指标有哪些呢?
姜俊:按加工工艺的不同,海参产品可分为盐渍海参、盐干海参(含半干海参)、淡干海参、即食海参、冻干海参以及其他海参营养品等。海参的来源有野生海参和人工养殖海参,海参的养殖方式包括池塘筑礁养殖、围堰养殖、海区筏式养殖、底播养殖等。从检测标准来看,海参产品的质量指标除盐分、水分、蛋白质、糖等指标外,还包括重金属、药残等指标,而即食海参还包括微生物等指标。
主持人:那么该如何选购这些海参产品呢?
姜俊:海参销售旺季时,个别不法商贩为了谋取暴利,使用了多种掺杂使假的手段,如添加粗制盐或明矾、沙石等杂物、使用工业试剂浸泡等。另外,在养殖过程中,个别海参养殖户为防治病虫害,在养殖海参的水池中加入禁用抗生素,导致成年海参体内药物残留超标。市民选购海参产品的时候,应当到正规商场、
超市,选择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和知名品牌。购买有包装的产品时,首先要看产品是否标有qs标志、标签内容是否齐全、是否在保质期内,还应看清配料表中的各种配料。购买散装海参时,要“看、闻、捏”:“看”就是根据不同品种海参的特点,看外观、颜色、薄厚等;“闻”就是通过闻来辨别淡干参、盐渍参等必有的淡淡腥味;“捏”就是通过捏来感受淡干参的硬度以及盐渍参、水发参的弹性。
大连海参
我国第一个海产品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主持人:大连海参在全国也是很有名的,大连产的海参有什么特点呢?
姜俊:大连地处黄渤海海域,是中国刺参的主要产地。刺参体色黑褐,肉嫩多刺,刺参干品中粗蛋白的含量为50%-76%、粗脂肪0.9%-1.85%、总糖10.7%-13.2%、灰分3.8%-4.2%、水分5%-12%,其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富含海参黏多糖、海参皂甙等活性物质的特性,是海参中最受推崇的珍品,国家也对大连海参实施特殊的保护。
主持人:那么如何实现对大连海参的特殊保护呢?
姜际强:这里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在国际上亦称原产地命名制度,是针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名、优、
特产品所采取的一项特殊的产品质量监控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大连海参是我国第一个海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06年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大连海参》国家产品标准,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海产品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大连市政府于2007年出台了《大连鲍鱼、大连海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对保护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市质监部门负责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对大连海参实施特殊保护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整合资源,保证和提高海参品质上,还体现在打假治劣、维护声誉、保证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上,更体现在扩大影响、推动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带动整个产业的大发展上。目前,棒棰岛、獐子岛、晓芹等30家大连企业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可以使用“大连海参”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依申请产生,并应符合相应的条件,所以并非所有大连产的海参都可以叫“大连海参”。
市场准入有门槛
海参也要“过三关”
主持人:相关职能部门对海参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如何监管的?在我市,海参产品生产加工的整体情况如何?
王忠:我国对水产品生产实行多源头管理,由海洋渔业、工商和质监部门共同承担。作为主管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职能部门,市质监局负责海参产品等水产加工品的市场准入工作。我国对海参产品等水产加工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这就意味着海参产品要进入市场销售,必须得“过三关”:一是海参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二是对海参产品必须在其包装上加印(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即“qs”标志;三是对海参加工品必须要出厂检验,合格方可出厂。目前,大连共有已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在产的海参产品生产企业140家,海参加工行业作为大连海参产业链上关键一环,随着海参产业兴起而日益发展壮大。
主持人:市质监部门在海参产品生产加工监管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忠:市质监部门积极落实海参产品的市场准入和生产许可工作——为使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及时获证,我们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新闻媒体、会议、到企业走访等形式对企业进行生产许可告知;积极帮助、指导企业做好申证材料和现场审核准备,组织证前培训班,对企业请“专家”给予了现场指导,使企业从软、硬件方面都能符合生产许可的相关要求。
探索建立对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的长效机制——市质监部门主要通过日常巡查、定期监督抽查、专项整治、重要节假日及销售旺季专项执法等一系列手段措施,强化对海参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我们建立起组织领导机构健全、责任到人、覆盖生产加工全过程的监管体系——监管员按责任区域负责生产加工企业的具体监管工作,乡镇协管员协助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社会信息员提供各种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层层落实责任,对企业实施动态监管,保证了监管工作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
大连海参将更安全
主持人:《食品安全法》规定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那么,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在确保海参质量安全方面,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王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的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应本着早预防、早发现、早跟踪、早控制的原则进行。风险监测的工作流程就是通过投诉举报、质监部门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质检机构的实验室检测以及媒体
网络、研究机构境外通报、社会组织情况通报等渠道获的食品风险信息,然后经过质检机构分析和专家研判形成决策参考意见,最后由政府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风险处置,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海参作为我市生产的量大面广且具有区域特色性的食品,已经被纳入到“大连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监测体系”中来,成为我们风险监测的重点食品之一。
主持人:对海参产品风险监测的重点项目是什么?今年,我市对海参产品风险监测和评估的结果如何?
姜俊:大连质检所承担着“大连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监测信息中心”工作,主要负责风险监测的有关技术性工作。我们对海参产品重点监测的项目包括海参中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原料(海参苗种)带入及加工过程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质(药残),以及致病性微生物等。
王忠:对风险监测中反映出的质量问题,市质监局及时召集各企业及大连市海参商会等相关行业协会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通报近几年专项监督抽查的结果,要求企业查找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对生产原料严格把关,并依法对不合格产品企业进行处理。同时,我们还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加大对苗种、饲料、饵料等投入品的质量监督和管理,保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投入品达到相关要求,从而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