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瑶乡自古有打油茶的习俗,我的故乡也不例外,油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如今物质生丰富了,油茶经也与时俱进,猪肝粉肠油茶,瘦肉鸡肉油茶等等不一而足,最近更是兴起了专门的油茶
鱼火锅、油茶鸡
火锅……我呢,每到一个城市,就会大街小巷捕捉那熟悉的味道,品评具有各地风味的油茶,温暖我思乡的心。然而,我念念不忘的,却是二十多年前母亲打的菜花油茶。
母亲像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心灵手巧。偏远的山村吃食是极端匮乏的,母亲会绞尽脑汁想办法,将普通的青菜瓜果做成好吃的来喂饱我们姊妹四个。
母亲的菜花油茶便是其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一道美食。早起的母亲望着空空如也的饭桌,一会孩子们就会起床吃早餐,怎么才能让他们吃得饱饱地上学去?忧愁的母亲轻轻移步到屋后菜园,摘取那叶顶仍有露叶滑动的新鲜羊角菜花,细细地在静谧的小河上洗净,然后将茶锅架在柴火灶上,先放少许生老蒜头生姜,用文火炒至焦黄,把姜蒜轻轻擂碎,然后将淘过的
茶叶放进去,便开始用那特殊的节奏敲打;黄豆丰收的年份,母亲会用选出来的豆子制成豆豉,放入锅中调味,那更是难得的美味。等油茶烧开后将新鲜的菜花放进油茶锅里与油茶轻轻烫煮一会,轻声呼唤我们起床后,然后将菜花夹至碗里,倒上油茶,伴送油茶和稀粥米饭,心满意足地看着我们一边狼吞虎咽一边七嘴八舌地向她说起学校的趣事,老大说她在学校受表扬,老二说她数学没考好,母亲不要生气,老三闷闷地说又有人欺负它了,弟弟最小,只吃菜不吃饭,让老三给敲了一筷子,哇哇大哭。
菜花的清甜脆口,油茶的清香四溢,家人的热闹和睦,伴随着我们走过艰难困苦的岁月。母亲会在后屋菜园种上黄芽白,芥凉菜,调羹白,黄花菜等诸多菜,等花开就可以拿来打油茶。
有时,母亲也用生红薯片、后山的嫩笋、开水灼过的黄花菜代替菜花,其味亦鲜美无比。值得一提的是母亲的菜花油茶,还有两种别具特色风味的伴送油茶的
小吃,即炒米苞谷和麻旦果。炒米苞谷是将中稻的糯米、嫩玉米蒸熟,用面粉揉开后晒干,然后用花生油炸至金黄,吃时最好泡进油茶里,这样清香脆口而又不至于过热;麻旦是用糯米粉揉压发酵后,切成细细的颗粒,用油炸出来的,粒粒香脆。
小时候做麻旦果时,我们几个小家伙会眼巴巴地趴在桌边看,这时母亲就会匀给我们每人一小块糯米团,任我们捏成各种形状,然后给我们放入锅中炸,弟弟每次都要捏个太阳,可惜每次起锅的时候只余下圆圆的一块,而粘在上面的太阳公公笑弯的眼睛、大大的嘴巴已经不见踪影,便会撇嘴大哭起来。如今弟弟已经长大,写到此处,对远在山西工作的弟弟愈加牵挂。
参加工作后,走过不少地方,常听人谈起恭城油茶,很多人爱上了这种有
美容养颜强身健体祛病的小吃,在我眼中,家乡的油茶再普通不过,只是一种传统小吃;但又最珍贵不过,它饱含着母亲深深的爱。无论走到哪里,母亲的菜花油茶,在我心里是最正宗最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