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品茶图》 唐寅痴情茶事买青山

浏览量: 327发布时间:2012-12-14
导读: 文人多美事,秋香是秦淮名妓,确有其人。但秋香要比唐伯虎大二十多岁。故事原是苏州才子陈元超游虎丘遇秋香,秋香对陈公子灿然一笑发生的。到了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手中,就变成了《唐解元一笑姻缘》。后又由“一笑”变“三笑”,秋香就划归了唐伯虎帐下!其实,如果说痴情秋香是传说,痴情茶事买青山的事倒是真的。明初,朱元璋废止饼茶,提倡散茶,省掉了以前的碾茶、煮茶的麻烦,文人、画
文人多美事,秋香是秦淮名妓,确有其人。但秋香要比唐伯虎大二十多岁。故事原是苏州才子陈元超游虎丘遇秋香,秋香对陈公子灿然一笑发生的。到了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手中,就变成了《唐解元一笑姻缘》。后又由“一笑”变“三笑”,秋香就划归了唐伯虎帐下!其实,如果说痴情秋香是传说,痴情茶事买青山的事倒是真的。
明初,朱元璋废止饼茶,提倡散茶,省掉了以前的碾茶、煮茶的麻烦,文人、画家都沉醉在茶香之中。永乐盛世之后,郑和下西洋,海、陆的丝绸之路,和西方传教士,带来文艺复兴思想的文化思潮。苏州产茶,一生爱茶的唐寅,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事茗”成了他的日常生活爱好。以“江南风流四大才子之首”自诩的、嗜茶的唐寅,在这样美好的大环境下,为能品好茶,竟要自己“买得青山只种茶”,为茶痴情?这位诗书画三绝不世之才的一代名家,真有气魄!
唐寅在以解元第一名参加会试时,牵涉科场舞弊案被革黜后,绝意仕途,决心以鬻文卖画终其一生。明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足以供养一个艺术家,艺术家的身份开始独立,才子文化具有了世俗色彩。于是乎,约在唐寅三十一岁的时候,就以茶事为题材,画《品茶图》展露胸怀。画面充满春天气息,春见山容,巨石高耸,茶山蓊郁,茶树层叠,野树短篱,树丛中,似一特写镜头中,出现茅屋两间,错落相连,一间向南敞开,左下角童子扇炉煮水,正中坐一雅士,右手握茶盏,左手持书卷,像与童子谈茶论诗,人物的翛然之态,溢出画外,让人看到的画中人,不是在应付人生失意之苦,只见一缕乾坤清气,充溢画面;后间门南窗东,见一老者与童子,似在炒着峰前峰后摘得的春芽。
《品茶图》似作者当时生活的“录像”,表明人以远离尘俗,在大自然的山水间读书品茶,生活的闲暇诗意,更在意人与自然的融合,更在意生活环境的诗意功能,进而成了一种生命的态度。
题名《品茶图》,突出一个“品”字,把茶艺术化,表明画家和茶情有独钟。整幅画见不到画家一丝家国情怀。画家的“志趣”,已由科考时的“言志”,自然地、更多地转向了“言趣”。画家处在明王朝兴盛的“王纲解纽”时代,赶上了可以不照着正经文章去做的时候,从而转向了强烈的追求人生个性表达的愿望,传达着自然的美感和积极乐观的情趣。从《品茶图》中似乎可以看到,他把从茶中品到的为茶、为人的滋味,让整个社会也要从中体验到茶的悠远淳厚的味道——品茶让人感到愉快。
朱元璋的新王朝带头打碎了千百年来的茶事旧诟,成为我国茶事最发达的历史时期,领导者的茶艺思想,契合自然,启迪着艺术家们的茶与山水的交融行为。作为明代“吴门画派”的主要人物,唐寅茶画客观地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现实,作品见于著录和传世的还有《事茗图》、《斗茶图》、《卢仝煎茶图》等。
(声明:本文采自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