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划时代的优秀书法作品——《石鼓文》(图)

浏览量: 611发布时间:2015-05-24
导读: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始了春秋和战国两个动乱历史时期,古文大篆书法也随着社会的动荡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时期,秦系文字继承了西周金文的书法特点,产生了划时代的优秀书法作品《石鼓文》。 石鼓文是我国战国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石鼓呈馒头形状,共有十个,每个直径三尺余,每石环刻四畜韵文诗一篇,内容主要是歌颂田原之美和游猎之盛。 石鼓予唐初在陕西凤翔县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始了春秋和战国两个动乱历史时期,古文大篆书法也随着社会的动荡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时期,秦系文字继承了西周金文的书法特点,产生了划时代的优秀书法作品《石鼓文》。
    石鼓文是我国战国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石鼓呈馒头形状,共有十个,每个直径三尺余,每石环刻四畜韵文诗一篇,内容主要是歌颂田原之美和游猎之盛。
划时代的优秀书法作品——《石鼓文》(图)_1
    石鼓予唐初在陕西凤翔县境内出土,放在风翔县夫子庙里。经五代之乱,一度散佚。后予宋仁宗昌佑四年(公元1052年)搜访之,这时已损一石,被乡人凿之为 臼。于是以石补之,并刻文纪事于其上。宋徽宗大观年间从凤翔运到东京开封,放在保和殿里,诏以金填其文,表示贵重,并且禁止摹拓。金人破宋,徽钦二帝被 掳,金人将石鼓运到燕京(即今北京),剔去所填之金。到了清代,石鼓放在国子监里。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得原故宫博物院院长考古学家马衡先生等多方护持, 随故宫文物南迁。解放后又运回北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铭刻馆。十鼓原应有约七百字,由于年久,石质风化,字迹已残泐过半,第九鼓已一字无存,现仅见二百 七十字左右。我们现在看到的《石鼓文》帖,是根据宋代的拓本翻印的。
    石鼓文是周代金文到秦代小篆的过渡桥梁,它的用笔、体势以至于行款格调,上与周宣王时的《虢季子白盘》等相接,下与秦始皇时代的《泰山刻石》、《峄山刻 石》等相通,其承前启后的过渡形态比任何别的战国文字都明显。石鼓文结字严谨端庄,大小一致,笔道走向和疏密布白都已有了严格的法度,偏旁部首写法和位置 也基本固定,书画笔法全用“玉箸”,圆润平和,但柔中有刚。石鼓文的字体与 小篆已非常接近,除少数的笔西比小篆复杂,写法有所不同之外,多数字从结体到用笔已与小篆没有差别或差别甚小。由此可见,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就是以石鼓文 这一正统文字作基础的,所谓“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的“秦文”,就是指石鼓文这一派正统文字。
划时代的优秀书法作品——《石鼓文》(图)_2
    石鼓文体态堂皇大度,圆活奔放,气质雄浑古朴,刚柔同济,近于小篆而又没有小篆的拘谨。在章法布局上,虽字字独立,但又注意到上下左右之间的偃仰向背关系。在古文书法中, 是可以称得上别有奇彩、独具风神的。正因为如此,历来许多骚人墨客等都有诗篇为它歌咏。韩愈的《石鼓歌》赞道:“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科。鸾翔风 翕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苏东坡的《石鼓歌》赞曰:“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蚊蛇走。强寻偏旁推点圆,时得一二遗 八九。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模糊半已似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良莠。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彀勃。”从诗中可 以看到,石鼓文在宋代字迹已残缺模糊,石花斑驳,但仍可窥见其“众星错落”、蛟腾蛇走的气势。许多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如欧阳询、虞世南、张怀瓘、康有为 等对石鼓文也倍加推崇。康有为赞道:“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彩。”刘熙载《艺概》说:“篆书要如龙腾凤翥,观昌黎(韩愈)歌《石鼓》可 知。”清代以篆书著称的邓石如、吴大徵、杨沂孙、吴昌硕等都得力于石鼓文。
    先秦的石刻文字还有周穆王刻石、《延陵季子墓碑》、《殷比干墓》等,对其真伪,历来有争议。
文章来源:http://www.shop700.com/news/shuhua/zixun1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