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河的典故
浏览量: 413发布时间:2015-11-17
导读:
豫东鹿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称“鸣鹿”、“苦”、“真源”、“谷阳”、“仙源”。史料记载,公元前571年,老子就诞生在这里。其所著《道德经》博大精深,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瑰宝。现在鹿邑县拥有“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境内文化遗址众多,保存有太清宫、老君台、栾台等文化遗迹,其中,太清宫、老君台是国家
豫东鹿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称“鸣鹿”、“苦”、“真源”、“谷阳”、“仙源”。史料记载,公元前571年,老子就诞生在这里。其所著《道德经》博大精深,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瑰宝。现在鹿邑县拥有“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境内文化遗址众多,保存有太清宫、老君台、栾台等文化遗迹,其中,太清宫、老君台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孔子问礼于老子前后共三次,这第三次问礼之处,就是鹿邑县东大街路北的明道宫,时间是孔子陈蔡被围后,自陈返鲁时途中,有“孔子问礼处”为证。“孔子问礼处”碑碑高1米,宽0.45米,圆首,首身一石。首刻二龙戏珠,边饰图案,明代万历已酉(公元1609 年)年赐进士第知鹿邑县事鸡丘王梦蚊撰文并立石。碑文楷书阴刻“孔子问礼处”五字。该碑原立于万教之祖牌坊西侧,后移于老君台上,现嵌于老君台上大殿前壁东侧,惜字迹已于文革时被凿坏。
话说孔子一生并不得志,仅做了鲁国三个月的司寇,就被新兴的封建势力轰下台来。为了恢复他认为最理想的西周社会形态,曾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传经布道,到处宣扬“克己复礼”,仁爱忠恕等一套儒家思想。怎奈其所处的时代,正是封建制取代话奴隶制的大变革时代,整个天下一片礼崩乐坏。所以,孔子所宣传的那一套并不合时宜,所到之处,处处碰壁。更有甚者,在陈蔡竟演出了一场“绝粮七日”的悲剧, 险些连性命都搭了进去。陈蔡之围一解,孔子心力交瘁,遂仰天长叹曰:“吾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遂打消了西行传道的念头,率领众弟子掉转车头,返鲁而去。
在返鲁途中进行了苦苦的反思以后,孔子对自己宣扬先王之道无人接受的事实,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正在苦苦思索时,不觉已来到了鹿邑县境。对于老子回乡修道,孔子当然也有所闻。所以将到鹿邑,忽觉柳暗花明,便萌发了再次拜访老子,以请教释疑的念头。主意打定,便径直造访,老子忙备下枣集美酒(即宋河酒的前身),为其洗尘,孔子似有一腔委屈,边说边饮,不觉斤把酒下肚,老子忙劝其遇事看宽,顺其自然,向他灌输“清净自正、无为而化”、“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方略。孔子边听边饮,似有所悟,连饮数杯,一觉睡去,三日方醒,老子则仙风道骨,神采依然。事后,孔子自觉失态,遂告诫弟子:“美哉,枣集酒,惟酒无量,不及乱”。意思是说,你们众人不论酒量大小,但都不要因酒好而贪杯吃醉了,不要闹出笑话。临行,老子送酒数坛,孔子欣然接纳,从此之后各国名酒一概不饮,只对枣集酒偏爱有加。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孔子说:“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孔子与老子于鹿邑相会,主要讨论的是社会问题与治国方略,虽已脱离了周礼的内容,但既然孔子问礼已经传为佳话,所以此次相会仍以问礼称之,老子《道德经》中出现“道”共有70多次,受老子的影响,孔子著作中也推崇“道”。有人统计,《论语》中,出现“道”字有100余次,如“朝闻道,夕死可矣”等,足见老子对孔子的影响。儒家的后学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也显而易见。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体系的建构明显受到了《老子》的影响,其以天道言人事的观点,在孔子那里难以找到,而在《老子》中则表现得清清楚楚。
所以说,是宋河美酒塑造、启发了流传千年的儒、道文化,正所谓是“把盏宋河归去后,儒道从此两千秋”。道家与儒家思想,以宋河美酒为载体进行了心灵的碰撞之后,就这样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