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从医药价格看常用药品短缺现象(图)

浏览量: 200发布时间:2016-04-20
导读: 目前,常用药品经常出现短缺的现象,大致可以分为六类:一是药品定价过低;二是没有进入医院的药品采购目录;三是药品流通渠道出现问题;四是生产技术出现问题;五是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六是临床必备,但用量小。一般而言,常用药品并不是简单的放松最高限价,而是应该探讨新的价格形成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因此应该明确以下四点:第一,促进医药分离改革是解决药品定价管理的关键和核心
从医药价格看常用药品短缺现象(图)_1

目前,常用药品经常出现短缺的现象,大致可以分为六类:一是药品定价过低;二是没有进入医院的药品采购目录;三是药品流通渠道出现问题;四是生产技术出现问题;五是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六是临床必备,但用量小。

一般而言,常用药品并不是简单的放松最高限价,而是应该探讨新的价格形成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因此应该明确以下四点:

第一,促进医药分离改革是解决药品定价管理的关键和核心。药品定价机制改革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探索实施医药分离,让医院制定药品采购目录时多关注药品效果,而不仅仅关注价格,这是理顺药品定价机制的关键。

第二,将常用药管理目标由"低价"转向"优质低价"。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人民对医药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已经开始由"有"逐步转向"优"。常用药品管理不应仅仅关注低价,而更应该强调优质和鼓励创新。所以,应逐步探索按照药品临床效果、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制定和动态调整常用药品目录,对于经过长期临床和市场检验的优质药,适度提高药品价格,并给予合理的价格保护和补贴。

第三,探索多种价格管理模式。针对不同药品,实施协商定价、自由定价和管制价格相结合的方式。在降低药品价格的措施中,更加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如借鉴英国等经验,将监管单一药品的价格水平,逐步转向监管药品生产企业利润额。当特定药品利润达到一定水平或者医药公司销售总额达到一定额度之后,要求其下调药品价格,或者公开成本、利润数据。这样既能保障医药公司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创新,也能保证药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此外,还应借助互联网经济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创新药品流通渠道和库存管理,降低药品流通费用,保障常用药供给。

最后,应加强药品市场管理,重点打击垄断、囤货等现象。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医院和药房等各级组织的常用药品短缺预警机制和储备制度。对常用药供给实现动态监测。促进常用药品供给市场有序发展,重点打击囤积常用药生产原料行为,加大对垄断生产企业的处罚力度,合理引入常用药生产竞争机制。加强与国外医疗机构的合作,保障低价优质的常用药进口途径顺畅。

本文由百草堂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