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新生宝宝的一些特殊表现,到底是不是正常的呢?

浏览量: 317发布时间:2017-11-18
导读: 1、“色素斑”色素斑多出现于新生儿的臀部、尾骶部和背部。大小不一,边缘不规则。压之不退色的灰兰色“色素斑”又称“胎记”。月子印象温馨提醒:是皮肤深层堆积了色素细胞所致。随年龄增长,色泽转淡,5—6岁才可能消失,无需改善。2、“粟粒疹”粟粒疹是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在前额、面颊、鼻尖等处,出现的较多呈黄白色的小颗粒。一般生后数周可自行消失,不要挑、割,以防感染。3、
1、“色素斑”
色素斑多出现于新生儿的臀部、尾骶部和背部。大小不一,边缘不规则。压之不退色的灰兰色“色素斑”又称“胎记”。月子印象温馨提醒:是皮肤深层堆积了色素细胞所致。随年龄增长,色泽转淡,5—6岁才可能消失,无需改善。
2、“粟粒疹”
粟粒疹是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在前额、面颊、鼻尖等处,出现的较多呈黄白色的小颗粒。一般生后数周可自行消失,不要挑、割,以防感染。
3、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后一周内,由于出生后的排尿、排胎粪,通过皮肤、肺排出水分及进食水少等多方面因素,体重可略有下降,正常情况下不超过9%。月子印象温馨提醒:生后7—10天左右,随奶量增加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可恢复至出生时体重。如下降超过10%以上或恢复较慢,考虑为非生理性,应寻找原因。
4、“板牙”、“螳螂子”
不少新生儿口腔上腭正中线附近有一颗或数颗粟粒大小的白色颗粒,为上皮细胞堆积、角化而成,称“硬腭小结”或“包氏小结(珠)”,俗你“板牙”,其非病态,不影响吃奶及以后的出牙,一般经2—3周或几月自行消退、脱落。同样,在牙龈根部见有米粒大小的颗粒,称“马牙”。也可在齿龈黏膜下产生,为黏液腺肿胀潴留所致。新生儿出现咬奶头、拒奶、哭闹时应查明其它原因,不要认为是板牙、马牙所致,而采取“挑”、“割”、“擦”处理,易贻误病情,且新生儿口腔黏膜娇嫩,损伤后会引起出血或细菌感染而发生口腔炎,甚至发展成严重的败血症。
新生儿口腔两侧峡部各有一块隆起的软组织,是峡粘膜下的脂肪垫,有利于吸吮动作,俗称“螳螂子”,不要误认为病理性肿胀而影响吸乳。采用“挑”、“割”、“擦”处理,同样会引起败血症,且为农村新生儿败血症首要原因之一。
5、乳房肿大、分泌乳液
部分女婴或男婴在生后2—3天可出现乳房肿胀,并有少量黄色乳液分泌。月子印象提醒:这为生前受母体激素(生乳素)影响所致。一般生后10天最明显,2—3周后渐消退,乃生理现象,不必惊慌,不要作处理。按摩、挤压会损伤皮肤引起感染。一旦肿胀的乳房出现红、肿,说明有感染,应给适量抗生素或切开引流。
6、女婴阴道出血和分泌粘液
有少数女婴生后3—5天有少量血样分泌物或白色粘液从阴道排出,其为阴道分泌物,由母体激素(雌激素)传授引起,称“假月经”、“白带”。一般1—2天后会自行消失,不必处理。一般出血量少,仅沾染尿布,也无其它部位出血,可适当考虑应用淡清洗液清洗外阴。
7、尿红或排尿时啼哭
新生儿生后48小时内应有小便排出,有的生后2—5天在排尿时啼哭,且尿布染成红色一片。这是由于尿少,尿酸盐潴留在肾内形成尿酸梗塞引起,随吮乳量及吮水量增加,尿量增多,尿酸盐全部溶解尿中而消失,婴儿也就能安静入睡。
8、溢奶(吐奶)
由于新生儿的胃与成人不同,位置呈横位(成人为相对直立),容量小,胃底部发育不全,入口处贲门发育不完善,关闭不全,而出口幽门发育相对成熟,因此胃为“敞开口的瓶子”,在吸乳过程中,空气易咽入胃腔,如喂奶过多、过快、吸入空气,或喂后换尿布或摇动过多、或牛奶过热、过冷均会产生溢奶。溢奶时一般无不适感,也不影响生长发育。但若容易溢奶,在新出生的宝宝都会“自带”特殊性,虽说这些异常表现,但是对于新baby都是正常的,新手爸妈不要惊慌,如果感觉不放心,可以向专业的医生咨询。为了宝宝的健康与未来,爸妈们努力起来吧

相关阅读更多>